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林忆莲 - 词不达意
有些人用一辈子去学习 化解沟通的难题 为你我也可以
我的快乐与恐惧猜疑 很想都翻译成言语 带你进我心底
我们就像隔着一层玻璃 看得见却触不及
虽然我离你几毫米 你不会知道我有多着急
无心的坐视不理 我尴尬的沉默里 泪水在滴
我无法传达我自己
从何说起
要如何翻译我爱你
寂寞不已
我也想能与你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在你的盲点里寸步不移 不论天晴或下雨 陪着你悲伤欢喜
你难道从来不觉得好奇 你身旁冷清拥挤
我一直在这里 不说一句
我无法传达我自己
从何说起
要如何翻译我爱你
寂寞不已
我也想能与你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从何说起
却无法翻译我爱你
遗憾不已
我也想能与你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我必须得先看明白我自己
翻译成一句我爱你
我也想能与你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词不达意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转载] Live in the moment
Gandhi said that whatever you do in life will be insignificant, bu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do it because nobody else will.
Like when someone comes into your life and half of you says: “You’re nowhere near ready”. And the other half says: “Make her yours forever”.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气质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二:细心
(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2)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三:胆识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
(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
(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
(4)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
(6)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四:大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
(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
(3)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4)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6)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
五:诚信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努力做到。
(2)虚的口号或标语不要常挂嘴上。
(3)针对客户提出的“不诚信”问题,拿出改善的方法。
(4)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5)耍弄小聪明,要不得!
(6)计算一下产品或服务的诚信代价,那就是品牌成本。
六:担当
(1)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
(2)事项结束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
(3)认错从上级开始,表功从下级启动
(4)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当。
(5)对“怕事”的人或组织要挑明了说。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依恋
我总是特别依恋
那种可以挥霍生命却选择过简单生活的故事
就像这一位满足於平凡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男人的人生经历
==
那种可以挥霍生命却选择过简单生活的故事
就像这一位满足於平凡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男人的人生经历
==
Media asked Chuck Feeney, why must donate a completely?
His answer is very simple, because “ there is no shroud pocket .”
隐士慈善家查克•费尼
他說天堂裡不需要用到錢!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几年前查克•费尼大善不欲人知的善行被媒体报导后,查克•费尼感人的故事多如丰盛园里的葡萄。
★“隐捐”―― 一位“隐士型”慈善家★
查克•费尼是一位异常低调的“隐士型”慈善家。
很多年以前,尽管费尼的慈善捐款数额巨大、铺面很广,但是人们很少知道查克.费尼的名字。
原因是费尼和他的慈善基金会,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保护其捐款遵循低调、隐捐的规则进行。
比如:
他把慈善基金会放到远离美国本土的百慕大群岛去注册;
基金会的名字没有使用查克•费尼或与他相关的人的名字;
他甚至要求基金会的员工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里工作;
他们想方设法不让捐赠的受益者知道资金的来源;
他不让接受捐赠的机构为他放置一块任何型式的铭牌;
知情者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若向外界透露有关消息,资助将停止;
这样的匿名捐献一直搞到1997年,查克•费尼的“免税购物连锁店”被法国奢侈品巨头伯纳德•阿诺尔特收购,大家才知道,查克•费尼的捐赠的数额竟然超过了麦克阿瑟、洛克菲勒等家族的鼎鼎大名的基金会!
人们激动地形容:查克•费尼的慈善基金会是“大西洋”无声无息的巨浪,查克•费尼是一位异常低调的“隐士型”慈善家。
★捐款动机纯洁如一块未受污染的白绢★
此后,隐姓埋名已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但查克•费尼及其“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仍然尽量低调:
捐助时不专门发布捐助消息;
禁止举行捐献晚宴;
拒绝树立或接受各式铭牌;
资助建设的大楼不能用他的名字命名――据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吸引其他希望获得冠名权的慈善家与他合作,查克•费尼说,谁建起楼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楼房能建起来。
传记作家、爱尔兰记者康诺•欧克雷深为查克•费尼的故事所打动,决心为自己的这位老乡写本传记,但也担心会遭到一向低调的查克•费尼的冷遇。
谁知查克•费尼一反常态,对他很配合。
查克•费尼觉得,出名已经不可逆转,且不会影响既定的捐助计划;最重要的是,查克•费尼认为自己肩负着一个新的公共使命:提醒对冲基金巨头和硅谷新贵们,“这些人有太多的钱,他们自己永远无法花完。
应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作出馈赠”。
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得到任何的好处,费尼慈善捐款的动机,纯洁得如同一块未受任何污染的白绢。
★裸捐― ―钱不捐光死不瞑目的★
查克•费尼信奉民间的一句谚语;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着的时候要把它花光。
查克•费尼按照这句谚语规划“太平洋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不仅要捐尽全部家私,而且要在他生前把基金会的80亿美元善款全部花光。
这是一个与其他很多慈善基金会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其他基金会每年捐出的资金大约是全部资产的5%,如此细水长流,将基金会的慈善事业长期地做下去。
查克•费尼是个“急性子”,他没有这样的长远计划。
费尼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悲惨的事情,因此在捐助方面来不得半点延误。
查克•费尼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都不能瞑目。”
如今“大西洋慈善”基金会正以每年4亿美元以上的速度“散财”。
其捐献规模仅次于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及福特基金费。
查克•费尼这个在2016年前捐光剩下的40亿美元的“日落行动”,在慈善界引起很大反响,也得到其他慈善基金会的认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在2006年表示,将于50年内,在最后一位理事去世时捐尽所有的财产。
★刻己――自家日子过的不如拣垃圾的★
费尼刻薄自己到了什么程度呢?
查克•费尼的资产髙达80亿美元,但只给自己留下了不到100万美元的财产。
100万美元,听起来数额不小,但按照美国一般的消费水平,一家老小正常地花起来,也撑不了多少时候。
查克•费尼与家人的生活开支节俭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查克•费尼是靠销售免税名牌商品积累起近百亿美元的财富的,但他从不穿名牌服装。
他经常穿一身破旧不堪的衣服,佩戴一块廉价的塑料手表、拎着塑料袋或布做的公文包出现在重要的公共场合。有一次,他去拜会爱尔兰首相,甚至戴着一副从街头杂货店里买来的用别针夹着的破旧眼镜。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费尼的饮食都十分美国化、平民化,最常吃的是亷价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
他说:“你可以上高档餐馆,一顿饭吃掉100美元。但我吃那种25美元的饭也能得到那种满意度。”
查克•费尼出资建设了无数大楼,他自己也曾在法国、英囯和纽约等地拥有6栋豪华住宅,但在与第一任妻子离婚时,全都给了对方。
长期以来,他和第二任妻子赫尔佳一直住在旧金山一套租来的一居室里,房子狭小得无法举行三人以上的聚会。
外出时他也不住宾馆,而是住在各地基金会租赁的房子里。
美国是汽车王国,成年人几乎人手一辆。
但查克•费尼竟然没有自己的小汽车,平时出门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者出租车,乘飞机时只坐二等舱,直到75岁之后,因为双膝不停颤抖,而且出行频繁,他才开始坐头等舱。
查克•费尼有5个子女,放假时他们都要到宾馆、饭店和超市打工。
有
段时间,查克•费尼发现十几岁的女儿贝利打了不少长途电话,立刻切断了电话线,在家里贴了一张标有居家附近公用电话的地图,让孩子到那里打电话;费尼50
岁的外甥丹尼尔•菲茨帕特里克回忆说:“他会给我父母5万美元供我们上大学,但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外面去喝上一杯啤酒,他也要核对一下账单;如果我没将卧室
的灯关掉,他会说:‘顺便提醒你一下,你没关灯啊。’我明白这时我最好起床去把灯熄掉。”
据说在一次慈善宣传会上,有人半开玩笑地向查克•费尼提问:“请问您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
查克•费尼回答说:“十个小时以上。”
那人调侃说:“我是一个流浪汉,每天只花一个小时捡垃圾,可生活比你好。”
查克•费尼说:“我是个喜欢逍遥自在的人。我希望能安安静静地品味我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
查克•费尼的朋友、《爱尔兰裔与美国》杂志编辑尼亚尔•达乌德这样评介费尼的生活态度:“他对待财富的态度,就是永远不让自己脱离劳动阶级的本色。
他一直脚踏实地,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的品性基本上没有变化过。”
★从捐赠中收获微笑★
一间小房子,一身旧衣服,一顿好饭也不吃……把钱都捐给别人花了,查克•费尼过的幸福吗?他的家人又是怎样的反应?
查克•费尼的众多慈善项目中有一个叫“微笑行动”。
有一次,他在一处候诊室里见到一名准备接受手术的女孩,女孩用手掩着嘴,掩饰不住激动与期望。
做完手术后,她微笑着,似乎在说:“我现在再也不是你以前看到的那个丑样子了。”查克•费尼说,他在这样的时刻才会觉得,财富是有价值的。
又一次,在一家餐馆,一名男子走上前来对费尼说,“我接受过您的奖学金…我现在是这家餐饮连锁店的总经理了。”这让费尼很高兴,费尼说,这比自己赚钱还髙兴。
费尼说,人们习惯于赚钱,成为富人这一点对大多数人都很有吸引力。
我并不是要去告诉他们应当做什么,我只是相信如果人们能为公益事业提供捐助,他们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
对于查克•费尼隐姓埋名、散尽家财的做法,查克•费尼的子女们也很赞成。
他们说,这样做,让我们与普通人无异,接受捐赠的人也不必特殊对待我们。
★一个故事兜出查克•费尼更深的谜底★
查克•费尼既然这样的不爱金钱、也不贪图享受,当初为什么又要费尽心机地去捞钱攒钱、积累巨额财富呢?
这一直是埋藏在很多人心头的一个谜。
在探寻这个谜的谜底时,有的人说,查克•费尼的慷慨归结于他有一对仁慈的父母,后来又在一个具有互助气氛的社区里长大……有人说,也许可以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找到答案:尘世的成功证明着上帝的恩宠,经济冲动与宗教情怀可以是相互支持的…
查
克•费尼给人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瘦身了,钻进去
了,饱餐之后,心满意足,可是它要离开,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只好故伎重演,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结果,它出来时,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
费尼说,“上帝那里没有银行,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费尼告诉那些认为“将钱捐出去就是发疯”的一些人,“在理智和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窄窄的界线。”
★年逾古稀,爱心犹盛★
现今,查克•费尼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据说他还有3个愿望:
在2016年前捐光剩下的40亿美元,他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都不能瞑目;
为富豪们树立一个榜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作出馈赠”;
能够安安静静地品味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而没有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啊,那个亿万富翁在吃这些东西。”
查克•费尼最有名的话叫“因为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们能不能说,他是现代的庄子啊,因为他把人的生命看得如此透彻。
一个人如果不是把生死看得十分透彻,是不可能视财富为浮云的。
至于说情操呀爱心呀那都是表面光鲜之词,不说也罢。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分手
太强了
分手字典
目的论者(The Teleologist):We aren’t meant for each other.
道义论者(The Deontologist):We aren’t right for each other.
后果主义者(The Consequentialist): We aren’t optimal for each other.
唯我论者(The Solipsist):It’s not you, it’s me.
经验主义者(The Empiricist):I think we should see other people.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m not a priority to you anymore.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ve been doing some thinking…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f you can’t see your faults, there’s nothing more I can say.
欧陆主义者(The Continentalist): You’ve lost that love and feeling.
平等主义者(The Egalitarian):This is the best thing for both of us.
家长权威主义者(The Paternalist):In time you’ll come to see that this is the best thing.
休谟主义者(The Humean):Just because we’re always together doesn’t mean we BELONG together.
休谟主义者(The Humean):Relationships need to be about more than just constant conjoining.
功能主义者(The Functionalist):I don’t care about accommodating your feelings.
蒯因主义者(The Quinean):I’m sorry, but you don’t mean anything to me anymore.
基础主义者(The Foundationalist): We have nothing left to build upon.
基础主义者(The Foundationalist): I need to be able to branch out more.
相对主义者(The Relativist):It’s no one’s fault.
无神论者(The Atheist):These things just happen.
康德主义者(The Kantian):You lied to me!
反构造论者(The anti-Fictionalist): I’m sick of faking it.
笛卡尔主义者(The Cartesian):I don’t clearly and distinctly perceive a future together.
黑格尔主义者(The Hegelian): Do we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again?
洛克主义者(The Lockean):Our primary qualities simply aren’t compatible.
洛克主义者(The Lockean):Compared to my last partner, I’m not getting nearly enough, nor as good.
准实在论者(The Quasi-Realist):Of course we’re going to be together forever.
动机外在论者(The Motivational Externalist): Even though I believed it at the time, I know now that I never really loved you.
行为主义者(The Behaviorist):I just can’t keep 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 anymore.
永恒论者(The Eternalist):At least we’ll always have that weekend in Paris.
模态实在论者(The Modal Realist):This will never work—we’re from different worlds.
分手字典
目的论者(The Teleologist):We aren’t meant for each other.
道义论者(The Deontologist):We aren’t right for each other.
后果主义者(The Consequentialist): We aren’t optimal for each other.
唯我论者(The Solipsist):It’s not you, it’s me.
经验主义者(The Empiricist):I think we should see other people.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m not a priority to you anymore.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ve been doing some thinking…
理性主义者(The Rationalist):If you can’t see your faults, there’s nothing more I can say.
欧陆主义者(The Continentalist): You’ve lost that love and feeling.
平等主义者(The Egalitarian):This is the best thing for both of us.
家长权威主义者(The Paternalist):In time you’ll come to see that this is the best thing.
休谟主义者(The Humean):Just because we’re always together doesn’t mean we BELONG together.
休谟主义者(The Humean):Relationships need to be about more than just constant conjoining.
功能主义者(The Functionalist):I don’t care about accommodating your feelings.
蒯因主义者(The Quinean):I’m sorry, but you don’t mean anything to me anymore.
基础主义者(The Foundationalist): We have nothing left to build upon.
基础主义者(The Foundationalist): I need to be able to branch out more.
相对主义者(The Relativist):It’s no one’s fault.
无神论者(The Atheist):These things just happen.
康德主义者(The Kantian):You lied to me!
反构造论者(The anti-Fictionalist): I’m sick of faking it.
笛卡尔主义者(The Cartesian):I don’t clearly and distinctly perceive a future together.
黑格尔主义者(The Hegelian): Do we have to go through this again?
洛克主义者(The Lockean):Our primary qualities simply aren’t compatible.
洛克主义者(The Lockean):Compared to my last partner, I’m not getting nearly enough, nor as good.
准实在论者(The Quasi-Realist):Of course we’re going to be together forever.
动机外在论者(The Motivational Externalist): Even though I believed it at the time, I know now that I never really loved you.
行为主义者(The Behaviorist):I just can’t keep 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 anymore.
永恒论者(The Eternalist):At least we’ll always have that weekend in Paris.
模态实在论者(The Modal Realist):This will never work—we’re from different worlds.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苏打绿 - 你在烦恼什么
【詞曲/吳青峰 導演/陳奕仁 VFX/仙草影像】
沒有不會謝的花
there's no flower that never dies
沒有不會退的浪
there's no tide that's always high
沒有不會暗的光
there's no light that always shines
你在煩惱什麼嗎
what's the trouble on your mind
沒有不會淡的疤
there's no scar that never fades
沒有不會好的傷
there's no wound that always stays
沒有不會停下來的絕望
there's no desperation that won't go away
你在憂鬱什麼啊
so why the sadness on your face
時間從來不回答
Time goes by without a trace
生命從來不喧嘩
Life goes on without fanfare
就算只有片刻 我也不害怕
Don't be afraid of any moment that you have
是片刻組成永恆哪
Life goes on and on and on
片刻組成永恆哪
On and on and on and on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模式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
在这样那样的时间点上学习到了什么
得到了所谓的宝贵的人生经历
那是不是就可以代表
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别人身上?
又或者
你的成长过程生活方式是这样的
那是不是可以代表
别人就该照着同样的轨迹过才叫做正常?
那个可以为了丈夫不忠而分手的女人坚决的说:
你为什么要委屈求全?丈夫偷腥就离婚!
那个被男人伤透了心的女人悲伤的道:
你说男人是不是都贱? 他们没一个是好东西!
那个在生活中挣扎温饱找不到另一半的男人哀怨的问:
你也是这样的吧? 女人都是物质的动物!
那个笃信教条的男人批判着:
你为什么要挺同性恋?他们都应该下地狱!
那个夜夜笙歌的男人也开了口:
你还算活着? 人生就是要行乐!
你们嘛帮帮忙
不要再精神压迫别人了。。
不是黑色的就是白色
你以为这世界是熊猫吗???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
在这样那样的时间点上学习到了什么
得到了所谓的宝贵的人生经历
那是不是就可以代表
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别人身上?
又或者
你的成长过程生活方式是这样的
那是不是可以代表
别人就该照着同样的轨迹过才叫做正常?
那个可以为了丈夫不忠而分手的女人坚决的说:
你为什么要委屈求全?丈夫偷腥就离婚!
那个被男人伤透了心的女人悲伤的道:
你说男人是不是都贱? 他们没一个是好东西!
那个在生活中挣扎温饱找不到另一半的男人哀怨的问:
你也是这样的吧? 女人都是物质的动物!
那个笃信教条的男人批判着:
你为什么要挺同性恋?他们都应该下地狱!
那个夜夜笙歌的男人也开了口:
你还算活着? 人生就是要行乐!
你们嘛帮帮忙
不要再精神压迫别人了。。
不是黑色的就是白色
你以为这世界是熊猫吗???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